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4月29日下午,新葡的京集团8814党委组织师生党员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观看爱国影片,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立志民族复兴,激发师生党员的爱国热情。来自全院14个党支部,以及学院共建党支部新葡的京集团8814审计处党支部的200余名师生党员共同观看了影片。
《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电影《长津湖》的续集,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后期著名的水门桥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七连战士们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又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和更猛烈的火力,他们将在美陆战一师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水门桥阻击敌军,任务会更加艰巨,战斗场面会更加激烈,为赢得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也令人更加动容。
电影开场时七连战士就已经折损过半,接着又是无比艰巨的任务,结束时更是只生还了伍万里一人。影片最后各连队归队报数的一幕,当伍万里喊出“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百五十七人”,并希望七连能重建建制时,党员同志们记忆中关于钢七连的情感被再一次牵动了: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为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党政后勤教工党支部书记、学院办公室主任王荣华表示: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后,深受教育。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力弱小,武器落后,志愿军将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认真分析敌我态势及其相关特点,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科学决策,炮兵步兵协同作战,各战斗小组紧密配合,充分发挥战士们的主观能动性,我军以血肉之躯、钢铁意志和精妙的战斗艺术,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正是这些前辈英雄的无私奉献,以国家使命为己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倍加珍惜,并传承这种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建筑系教工党支部洪晓强助理教授表示:继之前看《长津湖》后,这次学院又组织我们观看了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影地点是在由我们学院教师设计的科艺中心,感受着嘉庚建筑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为设计者们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所感动,同时促使自己思考如何能同样做出这种实实在在的成果。电影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双方装备悬殊的条件下,三炸水门桥,用血肉之躯与装备精良的美军打了一场硬仗,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向英雄致敬,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是英雄们流血牺牲换来的。但电影的最后,美军凭借及其强大的工业能力,使用空运的M-2钢梁修复桥面,成功完成了撤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战斗力。我们要谨记历史教训。作为青年教师,要紧跟科技前沿,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土木系教工党支部李彦豪表示:五一假前的最后一天,学院组织全院师生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想颇多。七连的战士为了完成任务,不畏严寒在零下四十多度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去阻击敌人。志愿军战士面对强大美军的坦克大炮飞机,而自己只有小米加步枪,七连的战士用自己的血肉和智慧去阻击残酷的敌人。我们可爱可敬的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祖国母亲的安宁和平,今天的我们更要珍惜当下,更应该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好好的努力工作,忘我奉献,为祖国的科技进步竭尽全力,七连的战士能够用血肉去阻击钢铁洪流,我们为了祖国明天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工作?
城市规划系教工党支部吴灈杭助理教授表示:通过观影,再一次深刻而生动的体悟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的先辈们,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毅然投入到抗美援朝的艰苦战斗之中。七连的同志们用积极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炸桥的任务舍生忘死、艰苦奋斗、英勇顽强。惨烈的战斗保卫了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安全,彰显了为人类和平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如今,我们逐渐改变着“钢少气多”的局面,国家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传承发扬抗美援朝之气,以爱祖国爱人民为底色,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在自己的岗位上乐观昂扬、艰苦奋斗。
2020级博士研究生赵龙表示: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看完了《长津湖之水门桥》,我热泪盈眶,深受震撼和教育,让我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感触,也重新认识到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长津湖之水门桥》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它正和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主旋律电影一起,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讲得越来越精彩、生动。
2021级建筑系硕士研究生龚天鑫表示:学院组织我们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它是《长津湖》的续集,讲述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炸毁水门桥的故事。七连战士们作战时不畏死,不畏艰。在水管中保护战友,用身躯压住手榴弹的战士;在身上绑炸药,义无反顾的冲进坦克底部的平河;身上伤痕累累,在最后一刻不惜代价,咬着孩子照片葬身火海的梅生,他们用生命践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影片结尾伍万里大声喊出“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而历史上抗美援朝比影片还要更加艰难。影片结束,出门看,山河无恙,万物欣荣。先辈们,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建筑系与城市规划系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2019级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王公睿表示:“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百五十七人”,短短一句报数,是对战争的呼号,更是背后深藏的中国战士不屈铁血带来的精神震撼。《长津湖之水门桥》真实地再现了曾经残酷的战场,寒风、冰雪、饥饿还有装备的差距是战争前艰难的现实考验,却也没有打垮中国战士们的昂扬斗志、不屈不挠的精神。就算要牺牲自己,就算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顽强战斗到最后一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战斗,现在,我们身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没有炮火连天的阴霾,没有浴血奋战的斗争,但“战斗”依然在继续,“前进”的号角依然在每一个人心中响起。先辈们用鲜血筑起了新的“长城”,而我们,就要用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去夯实、加固、突破,扎实科研能力,加强技术生产,不负前人重托,为新时代祖国的腾飞而继续拼搏!
土木工程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2020级土木工程系硕士孙昊表示:不管是再次点名汇报时那个孤单又倔强的身影,还是回家时万里手中捧的哥哥的骨灰,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些烈士们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精神和对过去革命先辈们牺牲的敬重和感恩。很庆幸我们生于和平盛世,而作为新一代青年应该将家国责任与担当刻在心上、融进血液,也更应该脚踏实地,凝心聚力,牢记时代使命,结合所学专业为加快祖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一个时代的奋进者和奉献者。
2021级土木水利硕士研究生封震表示:剧中三次拼命炸桥,牺牲无数个年轻的生命,然而三次都被美军轻易的修复,战斗十分激烈,现实却不允许再次炸桥,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军撤出,是那么的不甘和无能为力......不禁在想,倘若当时环境没有那么恶劣,我们的军事装备与力量能够同美军抗衡,那我们的战士就不会那么惨烈的牺牲吧......然而那些20岁左右年轻的生命却永久的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再也回不去了......如今,我们不再有战争,不再颠沛流离,不再担惊受怕,不再以命相搏,是那些无所畏惧的英雄用他们的青春和鲜血为我们创造的。如今万家灯火,安稳度日,全家欢聚一堂,恰如他们当年所盼的太平盛世吧。向那群最可贵的人致敬!
2019级建筑系本科生赵伟毅表示:在《长津湖之水门桥》中书写了中国军人用血和泪、英勇与无畏造就了闻所未闻的时代传奇。在观影过程中,一幕幕悲壮的镜头直击心灵,唤起内心中对先烈的敬畏之情。“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军人的荣耀”。没有人生来就是勇敢的英雄,有的只是在守护祖国时有着执着与坚韧,在面对危险时选择迎难而上。“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百五十七人”,这一句话瞬间令人破防。这场战争中,中国志愿军战士在面对死亡时,不曾动摇与退却,因为他们义无反顾,舍生忘死,也正是他们的坚强意志,才有今天的国泰民安。
“年轻人总要回答,这年华为什么无价,青山烈马白雪朝霞,总有人手捧鲜花,你要的那种人生,我替你守着盛世长空。”先烈们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让我们在新征程上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2018级城市规划系本科生吕灏表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是我看完电影最大的感受。电影中表现的志愿军的精神令人感动,为完成任务不惧牺牲,一往无前,毫不退缩。美军在装备上遥遥领先志愿军,但是志愿军凭借钢铁的意志,巧妙的战术配合,依然战胜了强大的美军。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都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是人民的英雄,谢谢你们!吾辈定自强!
2020级土木工程系本科生范思盈表示:观看时,我的感受比第一部更加强烈,眼泪也仿佛决堤——因为无数鲜活的生命与灵魂,在战争中壮烈地牺牲;因为那一句“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因为真实的历史只会更残酷更壮烈。老一代的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那一片大地。为的只是不让下一代再有战争。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扎根在中国大地的每一寸土壤之上,建起我们信仰的高楼。这样,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中华民族的崛起,乃是我们的任务与使命!